2024年江西省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
英语学科高三复习教研活动培训总结
英语组 陈颖
春风送暖,草长莺飞,最是桃红柳绿时,江西省“三新”英语学科高三复习研讨活动,在吉安一中如期举行。
简短的开班仪式之后,吉安一中的彭雅欣老师首先给与会者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高三英语二轮复习之阅读理解推断题解答技能》。她以“a murder case”导入课程,整堂课运用高考真题作为文本范例,详细讲解了阅读理解推断题的答案特点以及“main idea”、“paraphrase”两项答题技巧。
课程中“competition”的环节设计也很有借鉴意义。彭老师让学生阅读原文之后,给出高考原题的答案,再参照标准答案和学生一起评价谁的答案与高考答案最为接近。这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帮助他们自主摸索高考的出题思路、巩固解题方法”的活动,在我的课堂复习中,也会以适合我们学生的方式,进行借鉴推广。
第二堂现场展示课,南昌二中的马宁老师讲述《读后续写的技巧:情节的具象化》。教学中,马老师利用《飞驰人生II》中贾冰的表演作为情感和动作链的范例,十分有趣,极大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后对情节具象化的技巧娓娓道来,总结成情感为核,动作为链,巧用感官。
本节课,马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完成读后续写写作练习,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出的详细的评分标准,对其他同学的写作进行评分并说明原因。这样,就将“教师评价”转变成了“生生互评”。这不仅让学生对读后续写的得分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需要正是学生在精神上特别强烈需求的。引导学生到评价的过程中,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
第一天的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休息片刻之后,高安中学高三年级教研组长张琴老师特别强调了研读课标、高考蓝皮书以及全套教材的重要性。紧接着,她就“应对听力新变化、巧做七选五、强化语言运用题、提高周考效率、日常教学重积累、制定二轮复习计划以及规范书写”等七个方面,将学校高三英语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倾囊相授。从张老师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出:高安中学在对学生每个题型的日常训练中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想学生之想,察学生之所需。
最后,南昌二中李姝琳老师着重分享了南昌二中专项训练与综合提升的策略与实施步骤。他们精心选取近五年的真题和模拟题,针对“听力、阅读理解、七选五、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小作文以及读后续写”各个板块进行校本化的训练。例如,针对听力练习,南昌二中每周进行两次套题训练(除考试外),进行“idiom”和文化常识的积累,“前五题”与“独白”特训以及补充外刊资料等。
经过一夜大雨的洗礼,路边的大树显得更绿了,伴随着淡淡泥土翻新的味道,我迈进校园进行第二天的学习。
来自石家庄市教科所的周红老师,嗓音温柔,让人如沐春风。她结合多年的教研经验,带领我们一起探索高考英语备考中的关键问题。她建议在场的高三教师,高考前最后冲刺的两个多月,不要再一味地刷题讲题,而是要精选高考语篇进行价值引导、情境再现、培养思维。帮助学生摆脱英语写作固有的死记硬背套路,进行合理想象和创新。接着她用两节设计新颖、教学活动环环相扣的课堂实例,讲解了“阅读教学和七选五教学”的教学策略。提出“英语教学应该以语篇为载体,达到学文化、启心智、达至善”的目标;帮助学生“learn to learn, learn to do, learn to live together, learn to be”(学会如何学习,学习如何实践,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学会如何做人)。
午饭过后,我聆听了省教育厅教研室胡元生老师有关“新高考试题特征与教学建议”。他给我们解读了最近的适应性考试和去年高考的考试情况,着重提到写作题型的得分现状,并强烈呼吁广大老师关注“中等生”。另外,对于作文范文,一定要降低难度,不要让“中等生”望而生畏;其次,要关注学生日常写作中的习惯用语,有没有用错、有没有更好的用法?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接受新的学习,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他们面对的问题,帮助他们填补现有写作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中间的差距。
培训结束,清风拂面,落日余晖,我踏上了返程之路,看着窗外风景,坐在屏幕前,慢慢回味这次学习,十分感谢能有这次机会,得以在领略庐陵春景的同时,站在优秀同仁资深前辈的肩上窥见他山之石。同时,我也深感“教书育人、授业解惑”任重而道远也!